探索黑紙印藝的極致:圖案室✕煒揚印刷談《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
工具沒有好壞,重要的是如何發揮一張紙的氣質
2022/08/17 · 作者/林芷湲 ‧ 編輯/週編少年 · 攝影/林志潭、Mo Chein
分享至

若要追溯《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的源頭,便不得不從「晨紙 黑」的誕生談起。

這張依台灣用紙人需求打造、攜手英國百年造紙廠 JAMES CROPPER 合作生產開發的黑紙,從初期調研,到正式引進臺灣市場,兩年時光匆匆而逝,最終收束在藝術書《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上。

就實用層面而言,《物》是一本紙樣工具書,卻又遠不止於此。晨紙黑作為晨紙系列(virtue colours)首款引進台灣的紙張,不僅產品需具備能經過市場考驗的品質,更肩負著全新美術紙首度問世的品牌任務。

在這多層次結構下,設計團隊提出「讓紙以它自身的意義昇華」的想法,在顛覆以白紙印刷成冊常態的同時,以設計提煉晨紙的氣質,重新為紙建構從傳統走進當代的定義。若將紙張本身比喻為晨紙的「意念」,那麼《物》的書籍形式以及書中大量的印刷工序,便可理解為晨紙向觀眾溝通的「語言」,也是在此刻,《物》真正超越其工具意義,得以以純粹的工藝品/藝術品樣貌,與觀眾產生連結。

這個關於「黑」的故事,我們走得緩慢且謹慎,而其中的重要推手,便是本書的設計團隊圖案室,以及接下這個艱難任務的煒揚印刷。

圖案室彭星凱,下稱 F(右)/煒揚印刷林盈利,下稱小林(左)


Q:當你們接到晨紙(virtue colours)這個任務的時候,有什麼想法?印製團隊的組成是基於什麼緣由?

F:很興奮也很期待,他國紙廠不乏與設計師合作開發紙張的案例,甚至是一種創作模式,這樣的文化對整體產業是積極的正向循環,但以台灣市場規模來說有實行的難度,我覺得恆成找到相對折衷的方式來開發原生紙張,對產業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會委託煒揚印刷出自多年合作的信任,小林在做事方面比我細心,總是能在製程中解決很多問題。


Q:本書大量使用公領域圖像搭配印刷後加工,你如何決定哪張圖面要使用什麼工藝?怎樣的加工方式對你來說才是適切的?

F:直覺,想像翻閱過程肌理與圖像的節奏。紙樣本理應會有很多工藝的炫技,但它在同時作為一本書的前提下,加工是否會干擾到閱讀是這個專案裡最困難的整合。這本書用了三種黑箔、兩種金箔,雖然視覺上很隱晦,我感覺自己第一次把那種「花錢沒花在刀口上」有意無意疊加細節製造大家麻煩的印刷風格組織成真正的作品。小林收到工單會很務實地判斷怎麼執行,哪裡有把握、哪裡沒把握,設定是否經濟等等。對,雖然成本看起來很高,但我們還是有在控制。(心虛)


Q:可否請兩位分別分享對自己而言覺得整個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能否為我們概述整本書的印刷流程?

小林:應該是改版吧,像是有人說要把圖全部重調、製版也要全部改掉、還要換版,等到實際印刷還上機下機好幾次。

F:我只換過一次版好不好!我的手真的被上帝眷顧,至少有三次看印是隨手從成堆的書拿起一本,就發現有狀況,代表宇宙有在幫我。

小林:這本書真的不好做,每一頁的印刷方式都有點特別,不能放任廠商自己做,只能一步一步來。印刷製作是先從內頁開始,接著燙色,封面網印、燙黑後加厚裱貼,進入裝幀階段,最後三邊書口燙金收尾。


★ 重點工法 ① 雙色調

F:整本書以公有領域圖像編輯,絕大多數公版圖是老舊的黑白影像,某些影像又歷經多次數位化或網路傳播,細節與層次早已經沒了,若只印單色調白 / 銀,灰階和光感會很生硬,後來我們決定用雙色調(Duotone)(註1)在印刷時完成圖像修復,把色階閾值拉高,才把層次救回來,單色版無法處理照片的散景、陰影及人像膚色的層次。


★重點工法 ② 彩色印刷

F:我希望讀者翻開書可以先錯覺顏色飽和到不像黑紙。一般彩圖在色紙上會先疊兩層白墊底,我們做了三層,彩色則是 CMY 正色,才能在六色機一次完成。一開始設定是先印三層白,隔幾天放乾再印四色和銀,但白色濃度太高讓紙張產生些微波浪,而讓網目對不上變得很不穩定。

小林:原本開頭彩色內頁要第一個印,但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只好改版微調,最後變成先印白色跟銀色。若分兩次印,紙張本身的物理性(如伸縮、濕氣)可能會使圖套不準,一次印完全部圖面的風險較低。

F:這是我們為這臺上機第三次開車回家路上才靈光乍現的辦法,第一批三層白的紙等於整批壞掉,最後救了我們的是分色徹底反直覺的邏輯。這本書的著色沒有任何樣本可以參考,當時就是「上機、發現問題、半夜回工作室改檔案、凌晨發稿、中午再排印」寫輪眼無限循環。


★重點工法 ③ 燙色+網印發泡

F:加工除了基本燙黑、燙金,幾張建築平面圖採用網印發泡油墨(泡泡龍),原本設定全部燙黑,但雙面燙可能因為熱度或摩擦讓第一面掉箔,所以又重新修改檔案以符合發泡油墨的最細尺度。

小林:但泡泡龍需要經過烘乾才會產生膨度並乾燥,如果烘的溫度太高,另一面的燙箔就有可能因此脆化,這個部分也是花了不少時間測試,沒做過真的不會知道。


★重點工法 ④ 封面網印漸層

小林:進裝幀流程前我們先處理了封面的加工,先網印、燙霧黑,再厚裱。其中漸層網印是由金、銀兩色自然混墨而成,所以每一本效果都不一樣,為了要讓漸層均勻,清潔網版的頻率幾乎是每印十次就要洗一次,整批書印下來大概洗了幾十次版,而且每次洗完版後,都還需要再重新試印,讓漸層混色自然,避免墨色不均,相當費工。

辣個空缺的地方是燙霧黑


★重點工法 ⑤ 廣開本膠裝

小林:廣開本一般來說只有走邊膠,少有整面吃膠,這本書則是整面吃膠。一般來說走邊膠(註2)的廣開本書封無法完全翻到底,翻閱時或多或少會拉動到第一頁。這種做法令人擔心的地方在於它的損耗率,內頁成本已經很高,又是手工黏貼,只要黏壞一本,整本就會被淘汰,需要一本一本慢慢地黏。

F:我這樣講好了,如果覺得做一件精緻印刷品很麻煩,這本書就是一次發二十件,每臺都有獨立的問題要解決,又互相影響;想動第一臺,可能第五、七、十臺都要顧,裝訂時又有一個個難關要克服。完稿到成書相隔一年多,能做完真的是奇蹟。


Q:如果是印在白紙上,你們認為會遇到這些問題嗎?

小林:印黑紙跟白紙的做稿邏輯完全相反,從調圖修片時就要注意。可把白紙印黑想像成正片,油墨印重暗部細節就會消失;黑紙印白則是負片,油墨印重是讓亮處變得更亮、更銳利。因此,在處理常見的白紙印件時,要把階調調得銳利、明亮一點,油墨沈進紙張後,才能留住那些細節;黑紙剛好相反,不需要把稿件調得太銳利,因為只要把油墨印重,它自然就會變得銳利,如果把圖像調得太銳利、油墨又下太重,畫面整體就會變得生硬。

F:每次印刷我會盡可能嘗試不熟悉的工序,所以印壞的稿件對我來說非常珍貴,幫助我建立自己的邏輯樣本,而且我必須信任這套邏輯,尤其在黑紙上,交出去的反相檔案跟印出來完全不一樣,沒有辦法所見即所得。


Q:談完痛苦的部分,不妨來談談整本書最滿意或者印象最深刻之處吧!

小林:都很滿意啊,版權頁後的整面燙金很美,整面燙能燙成這樣,代表紙的質量不錯,若紙張本身不好燙,功夫再好都燙不上去;結構也滿成功,書體有稜有角、方方的,在純手工包得扎實服貼,真的很不容易。

F:團隊所有人的意志都整合在這本書裡;有務實、但沒有退讓。


Q:你認為對方的角色在這本書裡面發揮了什麼作用?

小林:一本書好與不好不單單是我把它做好而已,設計前製才是重點,設計如果做得不好我怎麼做?燙金很美、結構很美,這我看得懂,但內文我真的不太懂。

F:我覺得小林太謙虛了,他一年接觸數百數千件製作物、跟數十位設計師密切合作,作品的好壞早已植入在他的大腦索引裡。小林常帶我跑印刷廠和師傅聊天,師傅對不認同或不理解的東西是很開放的,他們不會以自己的美學知識點評你的作品,而是純粹地感受他喜不喜歡這個畫面。說到底,如果這本書無法讓師傅覺得我們是來真的,這麼少的印量、這麼頻繁的上下機,他們會理我嗎?早就幹到死了!我印象最深是有位師傅比手劃腳地說「就是那個感覺、就是那個感覺」,我認為這是設計從業者很需要學習的態度,很多人忘了對圖形設計來說,直覺與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圖形設計從來不是工業設計。

我也想強調這本書象徵的工藝精神、就像日本宣揚的職人精神。臺灣的階級意識長年貶低工匠的存在,例如,設計一直想擺脫「美工」這個字眼,但我在這本書上 80% 都在做美工。說自己「美術工藝」很強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印刷工藝也是一樣。如果要讓產業更健康地發展,我們要給工匠更對等的重視,於此他們也會更重視自己的工作。要談理念很簡單,就像所有人都可以對設計指指點點,但想法如何落實、如何解決製程上的難題、邏輯與技法的運用等等等,才是這個世界真實的運作基礎。

小林說他喜歡這本書「方方的」,我覺得很可愛,也覺得這就是他的意志。他對製程忠誠,無法大量生產的他不做,看到工單他馬上就能想像成果,自然會有種「工程美」,這是我很缺乏的面向。如果沒有小林,這個設計就不可能成立。

小林:但我真的不太懂為什麼有人想把網印印成不像網印,既然要網印就要夠白啊,為什麼要印得不那麼白?

F:死白跟文字內容不搭啊!

小林:那怎麼不平版印就好?!

F:平版印沒有厚度啊!

(兩人突然吵起架來)
(週編少年團:好耶~這就是我們要的精彩畫面!)


Q:經過這場超越極限的壓力測試,兩位認為「晨紙 黑」整體來說是怎麼樣的一張紙?

小林:它的黑色很好看,現在市面上大部分黑紙都是黃黑跟紅黑調,晨紙的藍黑色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色調。紋理也很好看,尤其是薄紙,市場上有些黑紙紋理很平,會有模造產生的反光。

F:它的黑度在不同角度下,大概有 10% 左右的落差,讓人感覺很迷幻。我喜歡這本書也是因為它經過工業量產後仍保留許多不確定、類手工的質感,跟晨紙的紋理與氣息相合。如果我們用的是含碳、或者紋理分布很平均的黑紙,跟這本書可能就不那麼匹配。


Q:可否給未來選用晨紙的人一些務實面上的建議?

小林:這張紙有輕微的雙面性,但雙面印刷效果差異沒有很大,可以不用太擔心。印薄紙的時候要注意紙張的伸縮性。

F:這張紙著墨非常穩定,如果硬要說,這是一張具三維性的紙,要留意兩面紋理的落差,一面凸當然另一面就是凹的,不要以工業紙的標準看它,就像手工造紙,有它的味道、也有它適合的工序。


Q:做完這本書的感想?

兩人:解脫。(異口同聲)

小林:終於做完了。

F:都快忘記有這本書。《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完全打亂我的工作節奏,有種修行的感覺,感想就是學習放下。一件作品真的不是有個控制狂設計師就可以完美,它需要一切都很剛好、需要大家都花一點力氣、都有自己的執著,才會成就最後的模樣。


Q:在本次合作中最想殺掉對方的時刻是?

小林:改版。

F:拖延。


Q:合作告一段落,想跟對方說些什麼?

小林:不要太執著。

F:不要拒接我案子。以後都印單色就好,duotone 是什麼?不知道沒聽過。(笑)


Q:你在發想過程中曾提到「航海家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註3),如果這本書跟航海家金唱片一樣被發射到外太空,並且真的被外星智慧生物發現了,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F:人類怎麼搞的,科技發展幾十年還跑回去翻紙本?


註1 — 雙色調(Duotone)
一般狀況下指將灰階原稿製成兩張不同調子之底片,分別製版並以兩種色墨印刷之。雙色調能增加灰階影像的色調範圍。舉例來說,雖然灰階重製最多可以顯示 256 個色階,但是印刷機能為每種油墨製作的色階有其極限(約 50 個色階)。因此,使用兩種、三種甚至四種油墨,若每種油墨都以 50 個灰色色階來列印,整體色階閾值就會變高,影像的動態範圍及層次感會比只使用單色油墨印製的灰階影像來得豐富許多。在本書狀況中,雙色調兩個版都以同一種顏色油墨印製而成。

註2 — 廣開本的走膠方式

一般廣開本的走邊膠指扉頁(或內頁的第一頁)與封面黏貼時,膠水只會上單一邊,並不會在扉頁整面上膠水;精裝書才會整面上膠。

註3 — 航海家金唱片(Voyager Golden Record)

一張於 1977 年隨兩艘航海家探測器發射到太空的唱片。唱片內刻錄了來自地球上各種文化及生命的圖像、聲音及歌曲,亦收錄了 59 種語言所說的問候語,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更在探測器上放了來自地球的自白,期待宇宙中其他外星高智慧生物發現。

書籍規格​
紙張 晨紙 黑 115g/㎡、350g/㎡​
印刷 UV ➜ 四色、銀​、白
   網印 ➜ 白、金、銀、發泡​
   燙金 ➜ 亮黑、霧黑、金​
裝幀 裸背廣開膠裝、精裝厚裱​
頁數 160 頁​
尺寸 10×25 公分​
售價 1,500 NTD​​
線上訂購
©本篇文字與圖像著作所有權皆屬於恆成紙業所有,若喜歡這篇報導歡迎您透過本文連結分享,如需使用圖像或擷取任何內文,煩請事先與我們聯繫囉。email|auspic@paper.com.tw 或是透過 facebook 的私訊功能聯繫我們,也可以向我們建議想看到報導的人選喔!